新北市坪林中學104年度山林教育方案實施計畫
壹、 計畫緣起
本校自101年度起參與「環境教育-諾亞方舟台灣原生種復育計畫方案」,三年執行計畫期間,藉由在地生態導覽員、專家學者、社區家長志工,帶領學生進行坪林社區資源踏查及課程進行,有鑑於坪林社區生態之多樣性,經本校環境教育推動小組研議,擬定於103年度環境教育方案申請計畫中增添「山林田野教育」議題,今年延續再次申請104年度此議題,以社區生態資源為教材、社區空間場域為教室、社區導覽專家為教師,豐富學生活學習內容,有效推動環境教育。
貳、 計畫目標
一、有效運用坪林社區多樣化生態為教材,豐富學生課程內容。
二、結合環境教育議題,透過此計畫的申請,強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凝聚社區共識,
以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
三、豐富社區生活營及高關懷課程內容,增添高關懷學生的學習樂趣與學習成就。
參、 計畫執行期程:自104年 1月至104年 12月止
項次
|
工作內容
|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1
|
蕨類植物認識、採集、移植、解說牌製作
|
˜v
|
v˜
|
v˜
|
v˜
|
v˜
|
v˜
|
|
|
|
|
|
|
2
|
金瓜寮溪步道植物解說網頁設計製作
|
|
|
˜v
|
|
|
|
|
|
|
|
|
|
3
|
採集扦插在地可食用茶樹所有樹種
|
v˜
|
˜v
|
|
|
|
|
|
|
|
|
|
|
4
|
種子育苗種植小盆栽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5
|
收集天南星科和紫金牛科植物組花藝設計
|
|
|
|
|
|
|
|
|
˜v
|
v˜
|
|
|
6
|
收集原生蘭花架設蘭花植物區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7
|
體育館外牆種植攀緣植物
|
v˜
|
v˜
|
|
|
|
|
|
|
|
|
|
|
8
|
辦理山林田野步道解說進階活動
|
|
|
|
˜v
|
v˜
|
˜v
|
v˜
|
v˜
|
v˜
|
˜v
|
|
|
肆、 計畫執行團隊
職稱
|
姓名
|
專長領域
|
負責工作
|
校長
|
李永旭
|
整合、規劃
|
統籌規劃專案運作
|
學務主任
|
陳慶霖
|
本校環教人員
|
執行秘書
|
教務主任
|
曹美惠
|
課程規劃
|
審核課程教學計畫
|
輔導主任
|
鄭佳虹
|
輔導課程規劃
|
高關懷課程、社區生活營
|
總務主任
|
許書哲
|
本校環教人員、空間規劃
|
校園生態軟、硬體教學資源建置
|
衛生組長
|
張芷睿
|
本校環教人員
|
執行秘書
|
生物科教師
|
林中一
|
植物生態
|
教導學生課程
|
外聘老師
|
莊苑清
|
生態導覽
|
課程解說、生態導覽
|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
|
呂勝由
|
學者專家
|
教師增能、專家諮詢
|
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理事長
|
陳世揚
|
學者專家
|
教師增能、專家諮詢
|
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榮譽理事長
|
余有終
|
學者專家
|
教師增能、專家諮詢
|
農委會林務局專家學者
|
陳超仁
|
學者專家
|
教師增能、專家諮詢
|
台灣原生種復育扦插
|
黃麒霖
|
原生種扦插
|
植物扦插課程教導
|
國際技能競教練團成員
|
陳錦文
|
花藝設計
|
生態藝文課程教授
|
生態工程設計師
|
王建清
|
溼地營造、水質淨化工程
|
溼地營造與教學
|
坪林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
|
李志忠
|
茶樹栽種管理
|
課程解說、實作課程教授
|
社區導覽員
|
鍾文元
|
在地相關文化導覽解說
|
在地文化及生態解說導覽
|
坪林區農會四健會指導員
|
陳信宏
|
坪林區生態導覽
|
協助農會資源提供
|
伍、 校本課程架構
一、以本校原有發展之本位課程「溪谷桃花源」(架構如下表)做修正,針對自然領域之生態課程做延伸。
二、結合本校高關懷課程,社區生活營、以及社團、多元展能課程之進行,落實學生之適性課程推動。

陸、 歷年環教成果
一、103年度山林教育方案(含執行成果、照片、經費概算表) http://www.pljh.ntpc.edu.tw/news/u_news_v1.asp?id={513F2249-5975-44EE-A724-7269B13BFEA4}
柒、 執行方案:以下請依申請項目填寫。
一、 增能研習及專家指導
無辦理。
二、 生態社團組訓
(一)、 辦理目標:藉由坪林生態豐富的步道解說,期許大眾進一步瞭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 招收對象:所有教師、社區導覽員、對生態有興趣人士。
(三)、 培訓課程:
項次
|
日期
|
起迄時間
|
課程內容
|
講師
|
內外聘
|
室內/戶外
研習
|
參與人員
|
時數
|
1
|
104.04.15
|
13:00-16:00
|
魚逮 魚堀溪步道
蛾類生態探索
|
范義彬
|
外聘
|
戶外
|
25
(不限程度)
|
3hr
|
2
|
104.05.16
|
9:00-12:00
|
鶯仔嶺台灣雲霧帶植物探查(一)
|
呂勝由
|
外聘
|
戶外
|
25
(進階班)
|
3hr
|
3
|
104.06.13
|
9:00-12:00
|
下坑子口觀魚步道聽蟲鳴鳥叫
|
陳世揚
|
外聘
|
戶外
|
25
(不限程度)
|
3hr
|
4
|
104.07.05
|
9:00-12:00
|
◎蕨類步道地圖
1.繪製蕨類地圖
2.確定蕨類位置及名稱
3.蕨類植物攝影
4.蕨類植物解說
|
陳超仁
|
外聘
|
戶外
|
25
(進階班)
|
3hr
|
5
|
104.07.25
|
9:00-12:00
|
外聘
|
戶外
|
25
(進階班)
|
3hr
|
6
|
104.08.01
|
9:00-12:00
|
外聘
|
戶外
|
25
(進階班)
|
3hr
|
7
|
104.09.02
|
9:00-12:00
|
水柳腳環山步道鳥瞰坪林街
|
林有義
|
外聘
|
戶外
|
25
(不限程度)
|
3hr
|
8
|
104.10.10
|
9:00-12:00
|
鶯仔嶺台灣雲霧帶植物探查(二)
|
呂勝由
|
外聘
|
戶外
|
25
(進階班)
|
3hr
|
備註
|
1.參與陳超仁老師蕨類地圖課程學員需有初階以上之生態認知,並能提供植物攝影作品及說明,本校彙整之後置於雲端和集結成冊(提供學員將登錄),希望物種也做衛星定位處理,報名學員需全程參與。
2.參與呂勝由老師課程也屬進階程度,此次探查為儲備坪林植物的垂直分佈調查。
|
(四)、 教學計畫(含教案及學習單)
山林田野教學計畫
|
一、教學目標
|
項目
|
教學目標
|
A
|
4/5/6月,認識北台灣常見昆蟲及鳥類
|
B
|
7 / 8月,認識北台灣的蕨類
|
C
|
9 / 10月,探討台北近郊的雲霧帶植物
|
D
|
瞭解北勢溪的環境特色
|
E
|
推動環境教育概念
|
F
|
培育環境教育種子教師
|
二、課程內容
|
時間
|
課程項目
|
學習單
|
時間
|
課程項目
|
學習單
|
4月
|
1.集合解說步道位置及路線
2.說明如何觀察蛾類
3.探索收集蛾類幼蟲
4.步道可見日間蛾類解說
|
◎「蛾」
1. 請寫或畫出或照片蛾類的特徵
2. 請畫出蛾的幼蟲三種以上並寫出名稱
3. 請說明上述三種以上蛾的食草(有照片更佳)
|
5月
|
1.說明步道的位置及環境
2.認識雲霧帶代表性植物
3.同科植物中高海拔與低海拔的區別
|
1. 請說明雲霧帶植物特色
2. 請寫出三種雲霧帶植物
3. 請說明或畫出特徵
|
6月
|
1.說明步道的位置及環境
2.觀察蝴蝶成蟲、幼蟲和鳥類
3.解說在步道發現蝴蝶的食草
及鳥的生態
|
◎「蝴蝶和鳥」
1. 請寫出三種以上的蝴蝶和它的食草
1. 請說明或畫出上述物種特徵
2. 請簡述您今天所看到的鳥類
|
7/8月
|
1.步道位置路程說明
2.解說步道環境與蕨類關係
3.介紹身邊可見的蕨類
|
1.就地圖認養三種以上蕨類植物做攝影及說明
2.課程結束後,兩週內寄出攝影作品和植物解說
|
9月
|
1.說明步道位置
2.坪林氣候與環境的特色解說
3.探討坪林生態物種和環境的關係
|
1.請說明坪林的環境特色
2.談談你對在地產業的觀點
|
10月
|
1.步道位置說明
2.探索鶯仔嶺雲霧帶的植物
3.觀察中高海拔植物的果實
|
1.請說明你所觀察植物特徵
2.請比較你所認識同科低海拔和雲霧帶植物的差異性
|
(五)、 服務計畫(含環境維護、解說導覽對象、時間、內容、聯絡方式)。
1.種子育苗或扦插分享
2.參與導覽活動推動環境教育觀念
3.配合辦理來校遊學活動團體
(六)、 成效評鑑:
1.成果報告、學生學習單
2.參加人員回饋單非常充實,學員互有聯繫,交流學校互助資源共享
三、 環境資源調查與課程編輯
(一)、 出版物名稱:金瓜寮溪賞樹趣
(二)、 內容大網:沿金瓜寮溪產業道路做植物衛星定位後印製摺頁,目前僅有名稱,希望再補足物種說明使摺頁功能更完備。
(三)、 融入領域及單元:生物、綜合、藝文
(四)、 辦理活動內容:
序號
|
日期
起迄時間
|
活動內容
|
主持人
|
內外聘
|
室內/戶外研習
|
參與對象
|
參與人數
|
時數
|
1
|
104.04.08
|
網頁製作連結
|
王建清
|
外聘
|
室內
|
學生、家長、社區人員、導覽志工、指導出席
|
20
|
3hr
|
(五)、 成效評鑑:
1.訪金瓜寮溪步道人士只要有摺頁有智慧型手機即可認識在地植物
2.推動遊學活動之探索教育
捌、 環境背景分析:
學校山林田野環境背景分析
位置
地圖
|

|
山系
|
雪山山脈
|
水系
|
北勢溪 河段: 中 游
|
山林田野
|
自然步道
|
▓ 山登山步道
□ 公園步道
▓ 社區步道
□ 校園生態步道
■植物相 植物垂直分布概括低海拔至中海拔:楠木諸林、榕楠林、
東北季風林
□動物相
|
人文環境
|
□古建築物 □特殊建物
■其他 石頭屋
|
適合進行之活動內容
|
■植物探索 ■動物探索 ▓人文探索 ■體育活動 ▓品格陶冶
■環境倫理 ▓安全教育 □其他
|
教學資源
|
已有 □教案 ▓教材 ▓教具
|
|
山林教育SWOT分析
|
優勢S
|
生態環境豐富,物種繁多。
|
|
劣勢W
|
為保持美觀,步道邊坡剪修,嚴重破獲環境生態,社區居民對環境認識不足。
|
|
機會O
|
在地產業相當有特色,如能結合生態,推動環境教育使社區居民認同兩者相輔相成有經濟效益坪林環境非常適合遊學,也是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絕佳所在。
|
|
威脅T
|
社區外來物種有增加趨勢,爬蟲、魚類、鳥類需要建構民眾正確的放生觀念。
|
|
行動A
|
引導茶農利用農閒做採茶製茶體驗活動,配合生態步道解說,除推廣茶產業外,讓民眾瞭解無農藥有機肥對人體與環境的幫助,社區居民對環境保護的觀念較容易接受並能維護。
|
|
|